欢迎光临本站

生辰八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八字格局

八字格局

八字中什么叫得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八字中什么叫得地

图片从上到下依次为四川广元嘉陵江畔风景,李化武回乡劳动场景,部队战士向李化武敬军礼。 陈平、唐彪供图 制图:赵偲汝

音乐缓缓响起,灯光骤然雪亮。

偌大的影院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位瘦高的老年观众,直挺挺站立着。

这时候,屏幕上出现一行大字:“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老人庄严地举起右侧残臂,敬了一个军礼……

去年国庆期间,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全国热映。为了致敬这位70年前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的一级伤残军人,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与相关部门特意为他举行了专场放映。

1933年12月,李化武生于大巴山深处的四川省广元县中漕村。全家7口人,挤住两间茅草房。兄妹五个,都没有读书。不到10岁,他便为地主放牛。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刚刚好转,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1951年4月,他主动报名参军。

那一年,他17岁。

17岁,首次远行,前方是战场。

他们步行来到一个山沟,换上军装。几天后,坐汽车到宝鸡;又停一周,乘闷罐火车,三天三夜,抵达丹东。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事技能和时事培训。他主要学习60炮(60毫米迫击炮)发射,瞄准目标,判断敌方距离,调整角度和射程。

很快,他完成了从一个山村娃到一名志愿军战士的转变!

他们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他的班长叫肖贵村,四川人;排长姓高,云南人。高排长和肖班长,训练时铁面无情,生活上却亲如父兄,不仅睡觉时给他压被子,还帮他写家信。

他个子高、力气大,肖班长让他负责背运炮架和炮弹。

战争期间,朝鲜平原地带的房屋,几乎全被炸毁。冬天,冰雪覆盖,气温低于零下30摄氏度。部队只能露天宿营。在雪地上铺一块油布,两人一组,躺倒睡觉。战士们穿着棉衣棉裤,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即使这样,每躺下两三个小时,站岗的哨兵就要叫醒大家起来活动,搓手踢腿,蹦蹦跳跳,等到身上回暖,嘴里哈出热气,再躺下。如果不这样,就会被冻僵甚至冻死。

第一次投入战斗,是1951年11月的一个傍晚。密集的枪炮声响起,本来紧张害怕的他,霎时忘掉一切。经过4个小时的战斗,他和战友守住了阵地。

而后,就进入紧张的战斗生活。

平时,就是保养武器,他把60炮当作最亲密的战友,托在掌上,抱在怀里。作战时,他扛着炮架和炮弹,顶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飞奔着寻找最佳炮位。

当年12月,李化武随部队开赴轿岩山阻击敌军。一天晚上,敌军连续发动3次攻击,先炮轰,再冲锋,均告失败。

又一轮进攻开始了。

突然,炮弹尖厉的呼啸声从高空传来。未及细想,李化武跳进身边新炸开的弹坑,双手护头,顺势趴下。一枚炮弹在身边爆炸,他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3天后,他有了一丝感觉。右眼黑漆漆,刀绞般疼痛,只有左眼前面晃动着一缕光明。他想用手揉一下,双臂却被木板紧紧夹住。拼命睁开左眼,模糊的视线里,自己的双臂,都没有了。

这只是前线战地医院的临时抢救。他的伤势太严重,必须马上回国做手术,否则性命难保。

可归国的路,何其艰难!由于战场上交通不便,他只能躺在担架上,辗转转移。有一次,在一个冰冷的隧道里,一待就是一周。

一个多月后,他终于被送到黑龙江北安县医院,取出了早已坏死的右眼球,并进行第二次残臂切除手术。

从此,他失去了右眼和双前臂。

不久,他被民政部门评定为一级伤残军人。

伤情稳定后,他被送进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简称荣军院)疗养。在这里,吃饭有人喂,衣裤有人穿,便溺有人帮。

他连自己吃饭的能力都没有了。李化武情绪低落,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医护人员告诉他,全班战友都牺牲了,只有他幸存下来。还给他讲述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一遍遍朗读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慢慢地,他被主人公钢铁般的意志感动了,决心也要那样去生活,替逝去的战友坚强地活下去。

下定决心后,李化武开始练习自己吃饭。

两只残臂太短,均从肘部炸断。他让工作人员在右臂残端系上手帕,将勺子插入,再用牙齿勒紧、固定,而后哆哆嗦嗦地向着嘴巴方向靠近。最初,无论怎么努力,饭菜也送不到嘴里,反而弄得桌上一片狼藉。医护人员心疼他,说:“您是英雄,我们的工作就是照顾您。”他说:“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还能坚持写作呢。”

继续练习,10次、100次、1000次、1万次……10多天后,当他把第一口饭菜送到自己嘴里时,李化武激动得泪流满面。

反复练习一个月后,李化武终于可以熟练地用汤勺吃饭了。

信心大增的他,接着练习穿衣服、洗漱、上厕所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基本自理后,李化武又有了新的目标——脱盲。自己一字不识,在新社会如何生活啊?

这个过程与练习吃饭相似,用手帕固定铅笔。刚开始,铅笔触到纸,稍一用力,断臂就禁不住地颤抖,笔尖更是乱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写不出一个字。他日夜揣摩,反复练习。一个月后,终于可以写字了。

两年后,李化武不仅掌握了1500个汉字,还学会了看报、写信。

他还踊跃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开导、安慰其他伤病员。他教战友们读书、看报,还常常陪着失明的战友出去遛弯、晒太阳。

凭着良好表现,李化武被评为二等休养模范。

1956年1月,他用颤抖的右臂,工工整整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不久后,他光荣入党。

这期间,在组织的帮助下,他认识了南部县谢合乡女青年杨正清。两人一见倾心,当年就领了结婚证。

1957年5月,荣军院成立伤残军人演出队,李化武和战友们经过苦练,学会了吹口琴,可以演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等曲目。

次年3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谢觉哉来到成都,观看荣军院演出队的演出后,深感震撼,当即表示欢迎他们到北京汇报演出。

1958年5月26日,李化武随演出队赴京演出。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先后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他们的故事,专门摄制了电影纪录片《最坚强的人》。

而后,他们赴各地巡回演出。

通过巡演,李化武深切感受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荣军院里,伤残战友们有的种菜和养猪,有的缝纫和绣花,有的修理三轮车和皮鞋,大都找到了继续奋斗的“战场”。自己才20多岁,虽然缺少两只手和一只眼,但嘴巴还能说话,双腿还能走路,难道让国家养活一辈子吗?不能,绝对不能!

不久,李化武再次用颤抖的右臂,工工整整地写出了一份申请书——回家种田,支援农业!

这出人意料的举动,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国家有明确规定,像他这样的一级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设置专门机构,供养终身。

他,完全可以过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啊。

但他,决心如磐!

1963年3月,四川省民政厅为李化武办理了分散供养手续,同意他返乡务农。鉴于他的特殊身份,组织同时出具了一份证明:随时可以回归(荣军院),终生有效!

就这样,李化武回到了中漕村。

刚刚回村时,他内心似乎有些自卑,经常靠在墙角,默不作声。村民们见到他,好奇地询问,他告诉大家,自己在战场上受伤了。

你的手呢?

没了。

有人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摸一摸他的两个袖管,空荡荡的。村民们惊呆了,不晓得怎么安慰他。

没想到,他反而安慰大家:“没事,没事,我啥都能干。”

确实,人们很快就发现,他除了没有双手和右眼,说话、唱歌、写字、说故事、讲道理等,都比别人强多了,更别说他去过北京,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但话说回来,学农活也是学技术,也需要绣花功夫。而“绣花”,首先要有手啊。

只是他,偏偏没有。

这就注定了要吃更大的苦。

耕田时,牵牛的绳子只能缠绕在断臂上。牛骤然发力,把他的断臂拉出了血。

耙冬水田最难。没有手去牵牛鼻绳,就套在一只秃肘上。没有手去掌耙尾,就套上一个圈圈,把另一只秃肘穿进去。开始时,踩不住耙,常常摔在泥水里,冷得直颤抖……

千百次地练习,他的动作逐渐熟练,与牛也交上了朋友,配合更加默契了。他终于学会了各种农活。

最自豪的是,双手没有了,力气却大。扛过迫击炮的肩膀,格外硬实,竟然可以负重180斤。交公粮时,村民们要背着大背篓,步行8里地把粮食送到粮站。别人中途歇几次,需要半天时间,他却健步如飞,像当年在战场上扛着60炮飞奔一样,一口气就走到了终点。

年底,生产队评工分。没有双臂的他,竟然被评为最高的10分。

改革开放之后,土地包产到户。李化武和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白天在田里劳作,天黑了才背着柴火回家。他们用自己的汗水,辛辛苦苦拉扯着6个子女长大成人。

1985年11月,民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当时,他生活在偏远农村,信息闭塞,但工作人员还是辗转找上门,主动帮他将6个子女全部转为城镇户口,并陆续安排工作。

1993年,广元市民政局在市区为他协调安排了一套面积74平方米的公租房。房子没有电梯,为了他行动方便,特意安排在一楼。

搬进新居不久,他发现同单元七楼住户也是一位伤残军人,而且是腿部受伤,上楼吃力。于是,他主动找到组织,要求互换,没有任何条件。

房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瞪大了眼,相同面积,没有电梯,一楼和七楼,价值差距巨大啊。

家人也不同意。你年纪更大、伤残更重,难道不担心爬楼困难吗?

他说,都是伤残军人,应该互相体谅。这位同志,也是我的战友啊!

家人和工作人员,都不说话了。

有一段时期,李化武的儿女们因为下岗、转岗,家里的生活一时陷入困境。有人劝他,你是老英雄,可以找找组织,把儿女调整到有稳定收入的单位。

但他说,我的战友们年纪轻轻就为国捐躯了,他们牺牲之前提过什么要求吗?我侥幸活着,已经享受了国家的优厚待遇,我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小家暂时有困难,但我们的国家也有困难啊,我不能再给国家增加困难了。

他拿出自己的抚恤金,鼓励和支持儿女们自力更生、自谋出路。他和老伴成了几个孩子的家庭保姆,承担起买菜、做饭、送饭、看店、接送孩子上学的任务。

经过几十年岁月的磨砺,高度残疾的李化武,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做饭,烧菜、冲茶、刮胡子、洗碗、洗衣服、系腰带、如厕等生活技能,他基本都掌握了。唯一的困难是解扣和系扣。好在,他有亲爱的家人帮助。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往大了说,不都是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都在帮助别人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有情有爱的人世间啊!

80岁之后,李化武爬楼困难了,便和儿子住在了一起。

为了照顾父亲,儿子置换了一套电梯公寓房,就在嘉陵江畔。

李化武常常沿着嘉陵江两岸散步。凝视着巍巍青山,遥望着湛湛蓝天,他又想起了肖班长、高排长和战友们。再想想自己的幸福生活,不禁潸然泪下。

2017年,家门口的西成高铁开通了,自古蜀道难于上青天,而今蜀道通车不再难。

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化武生活的城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楼房最高7层,现在超过了36层,而且处处是公园。嘉陵江上原来只有一座桥,现在已有十几座了。

…………

战场归来70年,老兵李化武用自己仅存的左眼,看着新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

作为一个久历世事、饱经沧桑的老者,他要把自己80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讲给后人听。于是,这些年,他在社会各界频繁宣讲。

在学校里,他讲感恩,讲珍惜。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只有好好学习,努力成才,才能回报父母,回报国家。

对机关干部,他讲勤政,讲敬业,鼓励他们拼搏奋斗,勇于担当。

对部队战士,他讲奉献,讲纪律,为了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要勇于冲锋、敢于牺牲……

讲这样的课,他分文不取。他说,我是志愿军老兵,国家有优厚抚恤。我决不收费,我只尽义务。

每逢宣讲,李化武总是身穿老式军装,仿佛这样就回到了青春时代。

的确,他的思想永远青春。他的讲述,既有当年的故事,又有时代的气息,常常引发听众的共鸣,掌声不断。他用残臂致敬的军礼,更是让现场听众热泪盈眶……

当地的大学生军训,他总是上第一课。那一天,阳光猛烈,烤得大家满头流汗。但他一直站着讲,讲他17岁上战场的故事,讲他18岁断双臂的经过,讲他19岁学吃饭的感受。

火辣辣的太阳下,口干舌燥。让他喝水,他拒绝了;建议中途休息,他没同意。为什么?水喝多了,会上厕所,会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中途休息,会耽搁娃娃们宝贵的学习时间。

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们,惊叹不已:“老爷爷像我们这个年龄时,已经上战场保家卫国了,而我们呢?为什么连军训的苦也受不了?”

烈日下,孩子们感动得流泪。

党史学习教育时,他在烈士陵园讲战争故事。工作人员为他准备了椅子,他不坐,站着讲。讲了一个小时,仍然笔直站立着。

他说,面对烈士,面对战友,我怎么能坐下?

平时走路,他总是昂首正视、步履稳重。从背后看,虽然袖管空空,但劲风吹过,更加威武。路人会说,这是一个军人,标准的军人。路人不知道,这还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一级伤残军人!

2021年国庆,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热映。长津湖,与李化武受伤的轿岩山距离不远、环境相似。看着电影里的画面,当年的烽烟岁月,滚滚而来。

当电影里的志愿军战士们集合时,他也不自觉地站直身子,举起右臂,大声地报出了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姓名:“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5师105团3营7连4排60炮班战士李化武!”

他直挺挺站立着,泪流满面。

向战友致敬!

向岁月致敬!

向历史致敬!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