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绍兴八字桥的散文
鲁迅是中国近代名气最大的绍兴人。鲁迅故里景区位于绍兴市中心,交通方便。虽然是五A级景区,却全年免票。






我们最熟悉的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写的这里的景象了[奸笑]
先看三味书屋[奸笑]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末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他们读书时的趣事[奸笑]写他们这群小淘气包儿,课间溜到后园嬉耍,也写了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的小故事[捂脸]
再看百草园[耶]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的百草园,那里是给他带来无穷欢乐的地方。那是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鲁迅小时候常来这里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耶]文章中间还穿插了“美女蛇”的传说[捂脸]


阿Q栖身之所土谷祠
鲁迅著名小说《阿Q正传》里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阿Q。离鲁迅故居不到一里的西北面,有一间小小的土谷祠,这就是阿Q的栖身之所了[捂脸]




鲁迅经常去的当铺——恒济当[笑哭]



鲁迅1922年12月3日在 《 〈呐喊〉 自序》 里写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 ,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手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书圣故里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荟萃着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








学界泰斗蔡元培故居




大家熟悉的两首词[微笑]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与表妹唐婉本是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但因陆母不喜欢唐婉,终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与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园壁上题写《钗头凤》一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景区里面还原了这个墙壁和诗词。

沈园

钗头凤
沈园中还有很多关于陆游的雕塑作品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孤村夜雨


铁马冰河








大运河(绍兴段),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属于浙东运河,最早开通于春秋晚期,至西晋末年,基本形成,并于宋代进入全盛时期,是中国大运河连接内河航道与外海的纽带,至今仍然发挥着航运和水利功能。运河西自钱清镇入境,向东经柯桥、绍兴城、皋埠、陶堰、东关、曹娥,过曹娥江后,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经梁湖、丰惠,到安家渡进入宁波余姚。北支经百官、驿亭,至长坝进入余姚。(大运河(绍兴段)流经柯桥、越城和上虞三个区,是绍兴最长的线性文物,由市级部门统一协调监管,故列入越城区范围内统计。)
大运河(绍兴段)的遗产河道长度总计77.6公里。
大运河(绍兴段)除遗产河道本体外,还有八字桥、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和绍兴古纤道等3个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内。其中,八字桥位于绍兴城内八字桥直街东端,重建于南宋宝祐丙辰年(1256年),它造型奇特,设计合理,是绍兴最具代表性的古桥。
八字桥[赞]

坐车游览

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

八字桥的一撇

八字桥
绍兴美食———臭豆腐[赞]